用名户 密  码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本站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现代卷
  • 姓名:
  • 类别:
  • 省份:
本站 > 新闻 >艺术报道> 正文

从紫禁城到“数字故宫” 百年守护开启文化科技新纪元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25/9/19   作者:魏金金   地点:北京

今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将迎来建院100周年。百年风雨历程,紫禁城从昔日禁苑转变为人民的博物院,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传承的重要象征与杰出典范。

在9月17日举办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上,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系统回顾了故宫百年来的保护传承与数字化创新历程。

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昔日皇家禁地首次向公众敞开大门。抗战时期,为保护民族瑰宝,大量文物历经艰险南迁。在文物南迁过程中,为守护中华文明宝贵血脉,许多工作者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故宫文化遗产保护,投入大量资金修复古建、追回流失文物,并建成现代化文物库房和文物医院。

如今,故宫已成为集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位一体的文化名片。馆藏文物达195万件/套,绝大部分为明清宫廷旧藏,其中也有社会捐赠与通过外交途径重新回归故宫的文物,这些文物一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统一性、创新性。

自二十多年前启动文物数字化采集工作以来,故宫已建立起系统性、长期性的数字化工作机制。截至2025年,故宫珍藏的195.3万件文物中,已完成超过100万件文物的数字化采集,突破故宫现藏文物总量50%。自2019年“数字文物库”正式上线以来,已发布10万件高清文物影像,成为公众线上亲近文物的重要窗口。

朱鸿文谈到,目前,数字文物库仍在持续扩展,未来将涵盖更多藏品,并不断引入智能检索、自然语言识别等新技术,以更好提升用户体验。该资源库也已成为设计师、影视创作者和青年群体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通过故宫博物院官网、《每日故宫》等“故宫出品”的系列APP、故宫博物院小程序、故宫名画记等新媒体矩阵,故宫实现了数字文化传播的立体化覆盖。

朱鸿文现场还介绍了今年刚开放的大高玄殿数字馆。作为故宫博物院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重要成果,这座明代道教建筑经改造后,打通了院藏文物“库房-数据库-数字展厅”的实时联通链路,如今成为故宫博物院第二座全数字形态的展厅,是一座集展览、研究、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数字空间。目前,大高玄殿数字馆优先向全国大中小学开放,未来将逐步扩大访问范围。

朱鸿文表示,当前故宫积极探索“文化+科技”融合新路径,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覆盖建筑保护、文物管理、游客服务的智能管理平台,最终将实现个性化定制虚拟策展、跨时空多人同游、公共服务设施智能化管理等九大场景的数字化治理。

故宫百年守护,不仅是保护技术的升级之路,更是文化传承方式的深刻变革。朱鸿文表示,未来,故宫将以“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切入点,实现遗产地、博物馆和旅游景区复杂业务的协同管理;加速文物数字化采集和公布进程,最大限度实现馆藏资源的全人类开放共享;以标准化为抓手,大数据分析为动力,推动博物馆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推动知识图谱、人工智能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助力传统文化价值挖掘、阐释和国际交流。

暂无留言:

留言内容: >>更多留言


本站艺术名家官网优惠抢驻中!

欢迎艺术名家注册艺术家会员,开通自己的官网,上传自己的佳作和内容。
QQ:271692909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诚邀入编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可以刊登艺术名家生平简介、代表作、目前市场行情、收藏潜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热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热爱艺术事业,有一定的艺术圈人脉、懂经营管理的创业型人才优先。
QQ:271692909

推荐名家

朱浩云

苏金成

敖日力格

魏谦

吴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钟文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服务| 投稿须知|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网站调查| 证书信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