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名户 密  码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本站首页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

古代卷
  • 姓名:
  • 朝代:
  • 省份:
现代卷
  • 姓名:
  • 类别:
  • 省份:
本站 > 名家 > 画家 >画家访谈> 正文

胡同里走出来的写意画家——王华

来源: 中国国家艺术网   2010/12/6   作者:刘冰山   地点:北京



画家王华老师

记者:王老师您好,您现在作为中国当代美术界具有影响力的全才艺术家之一,从音乐到摄影,然后从诗文到书法到篆刻最后到绘画。可谓是文人墨客,那么您认为这些艺术有什么共性呢? 

王华:我不是全才,做的还不够,只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中国有句名言,艺术是相通的。说的就是各门艺术之中存在着共性,也就是说,无论是诗书画印,戏曲音乐、文学舞蹈等等,都是人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也是一个美学的问题,很难用几句话说清楚。其实无论从事何种艺术门类都是含有一个“情”字,一个“禅”字。没有情,等于没有情感细胞,没有有情感的投入,谈何艺术创作?情在前,术在后。“禅”字是智慧,是一种升华,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然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一致的,那么他们必然会有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学习和精通一门艺术,有助于对其他艺术的理解和借鉴。实亦是如此,历代艺术大师,都是精通多门艺术的高手,所谓触类旁通就是这个意思。

 
花中魁
 
记者:我们看到在您的画作中,有很多自然景观的题材在您的画笔下熠熠生辉。当下的艺术题材之广泛,种类之繁多,变化也是日新月异。在传承古人艺术精髓的同时也在创新,但不乏有盲目创新的艺术家。您能谈谈您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作何感想或是展望吗?

 王华:这实际是一个“传承”与“创新”问题,目前在经济繁荣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追求精神文明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欣逢盛世,百艺正兴,也给书画艺术的繁荣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从而热爱和从事艺术的人越来越多,需求决定供给,但是市场经济也为艺术创作染上了一层金钱的铜臭味道。在艺术市场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必然带来盲目的追求,进而影响着画家们的创作理念,也产生了一些人只图市场效益,不管艺术质量的现象。也有一些真正的艺术家是在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让市场牵着鼻子走,不为一叶障目,力求走自己的路,画出时代特色,在艺术长河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这是可喜的现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几个人能做到的,这里需要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更需要艺术机构、艺术媒体的正面引导,还要有艺术批评的介入。正象你刚才的提问:现在不乏有盲目创新的艺术家。我想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其中有许多原因,但是基本的还是一个创作态度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作怪,须知欲速则不达。这里我劝他们还是要坐下来,认认真真的研究古人的东西,踏踏实实的把前辈先贤的好的、精华的东西学到手。用李可染先生的话说:“学习传统就是用最大的力气钻进去,再用最大的力气打出来,那样就会有自己的面貌出来,实际也就是有了时代的特色”。我对中国画的发展亦喜亦忧,尽管是眼下有那么一些不合时宜的现象存在,不过还是相信江山代有人才出,中国画和中国当代艺术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为子所累图

记者:在您的艺术创作中,多数是以写意的手法来表现自然景观,如:石榴、荷花、牡丹等等,我们想知道,您对于这些事物“用笔不求工细”,其中所蕴含的主观情致是什么呢?

王华: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个组成分支。从美术史发展来看,人物与山水出现的最早,花鸟画独立成科相对较晚一些,特别是写意花鸟画出现的最晚,但是写意花鸟的发展速度与题材的多样性是最快最多的。我国许多著名国画大师,大部分都是画写意花鸟的,比如古代的徐渭、八大、扬州八怪,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等。有人对此种现象不理解,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如同人类发展经济技术一样,越是出现的晚的东西,越是带有先进性!再过一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谁也不敢想象那时的科学技术会发展到什么地步。话说回来,写意花鸟画出现的较晚,正是说明了他的艺术的含金量更高。中国写意画,看似寥寥几笔或寥寥数笔,看似用笔不求工细,其实在其表面现象的背后,是一个隐藏着的内涵最丰富的世界。我的牡丹、荷花、石榴或是其他题材的绘画也是一样。经常有画了多年,也没有自己的风格的人问我:怎么才能画好画,怎么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有爱好者让我在网上点评,我因为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回答的很细。我只能问:“你读过多少古人的名著?读过现代人的著作、散文、诗歌吗?读过中国美术史吗?读过艺术大师的传记吗?”有人说这和画画有什么关系,我说:有关系。这些先贤有的虽不是画家,但他们都有独特的观察社会观察世界的方法。我们必须要读懂古人,其次就是读懂自己,这些都非常重要,这就是画如其人的道理!作画先作人,不仅仅只是作一个好人那么简单,还要作一个有头脑、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只有具备独立观察思考的能力,才能画出有独立性格的画来。写意画不求工细,并不是意味着可以糊涂乱抹,或是草率而为之,那是画家艺术智慧的多年积累,是笔墨修养的高度凝炼,是数十年磨一剑的功力在里面。写意画是写自己胸中的意,胸中无物,谈何写意?

 
绿荫深处是我家

记者:提到牡丹,我们的话题可能会更多一些。牡丹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也成为了古代诗人笔下妙趣横生的诗行。很多画家对牡丹也都赋予了丰富的色彩,您认为牡丹的哪些主要因素深深吸引着众多的画家?

王华:就牡丹的题材包含了太多的中国人的情感因素在里边,它是国花!并且与两位历史上重要传奇人物武则天,杨贵妃有关,还有各种传说、神话故事,众说纷纭,自然是身价不凡。首先是木本花卉、老干苍劲、花朵硕大、品种珍惜。它象征着富贵和繁华,所以普通百姓喜欢它,画家们喜欢它,市场也喜欢它。牡丹娇姿艳色、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在国人心目中,影响之深远,声望之显赫,地位之尊贵,是其它花卉所不可企及的。人们向往幸福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自然寄托在她的身上。牡丹的颜色虽然不敢说万紫千红,但也称得上是异彩纷呈,牡丹花以粉红色、紫红色、黄色的、白色居多,亦有红白相间、墨牡丹、绿牡丹等等,说不清的品种,道不尽的颜色。也给画家的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绝佳素材,正因如此才有了历代绘画大师的牡丹题材的作品流芳于世,同时也出现了人们画牡丹、赏牡丹、赞牡丹的热情。
    而我更愿意以我自己独特的颜色,来写我心中的花中魁。我给我的牡丹颜色起一个浪漫的名字,就是“华夏红”。有人不理解,认为牡丹没有这个颜色。其实画家就是要有一种浪漫的情怀,心游万仞,意写真魂。兴许后来人会受到启发,也能培育出“华夏红”这样颜色的牡丹。其实原因还有很多,我写过两篇文章《醉画牡丹》和《牡丹之歌》,大家可以读一读,或许会有所启发。

时光荏苒

记者:“北京胡同”可谓“京味十足”,书写着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书画界的一座奇葩。在这样一个繁荣的快节奏时代下,然而“京腔”“京韵”的人文气息却日渐衰萎。您亲眼目睹了北京胡同的变化,在这些作品中,您所守望的是什么?或者说是想让人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王华:北京四合院是北京人的家,“北京胡同”是古老北京的城市特点和标志,是数百年来北京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随着逝去的岁月,一代人一代人的成长,它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情感和故事在里面。我不是老北京,但是我在北京也工作和生活了40 多年了,这些年来曾亲眼目睹了北京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可以说北京的变化日新月异!老胡同被拆的越来越少了,高楼大厦建的越来越多了,现代化的味道越来越浓了,但是老北京的京味却越来越淡化了!搬进高楼的老北京人,开始思念旧日的时光,开始想念胡同里的老街坊,想起了四合院里的花花草草,想起了胡同里的叫卖声……四合院、老胡同是京味文化的载体,也是京味文化的诞生地。我画胡同,不是为了画胡同而画胡同,而是把老北京人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热爱,以花鸟画家的独特视角,融入西画的聚焦透视方法,用写意的手法描绘和叙述出一段凄婉而富有诗意的故事,讲给所有热爱京味文化的人一起去倾听,一起去回味,也算是对京味文化的挽救和发掘吧。这些作品被有些媒体称为“大花鸟小胡同”“胡同里走出的花鸟画家”,就是指我的胡同作品里所表现的也是别人熟视无睹的古木藩篱、闲花野卉、飞雀笼鸟、灯杆网线,还有司空见惯的秋阳晚月、阴晴雨雪、春花秋实、木饰砖雕,几乎处处是景儿,无不入画,把我称为“胡同花鸟派的探索者”,也是不为过的。石涛讲过:笔墨当随时代。我们赶上了经济腾飞的时代,同时也赶上胡同渐渐消失的时代!在胡同文化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我想我的胡同作品会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欣赏,有很多朋友甚至是外地的网友在网上看到我的胡同系列作品后都动情的流下了眼泪......,这说明是我的作品和观者的思想产生了共鸣,应该说这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的笔墨。我所守望的家园其实就是一种怀旧的思绪,是一种挥之不去的眷恋。

 
壁书大展
 
记者:石涛说:“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发,乃为至法”。那么您如何看待中国画和艺术家应该追求的境界?
 
王华:石涛是清代著名画家,“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发.乃为至法”,这句话也是千古名言,有其存在的深刻的哲学意义。“法”既是:法则,或是一种规则。艺术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其本身就是这样一个规律,艺术家是艺术的实践者,俗话说艺无止境。法是法则,但是法无完法,方法也好,规范也罢,它在真正的艺术家面前应该是苍白的。按照法的约束,循规蹈矩的去搞美术,那就不是艺术,无视法的约束,一味的追求新奇、狂怪,也就背离了艺术的初衷,这里就是一个“度”的问题,就是无度的把握。作为艺术家,我想如何在有法与无法之间游刃有余,驾驭自己的思想情感,笔墨,是一个具有共性的玄机。也有其个性的张扬,谁掌握了这把金钥匙,谁悟出了这其中的奥妙,谁就会率先登上艺术的最高庙堂。这和齐白石老人的“似与不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艺术允许探索,最终是殊途同归。路是人走出来的,第一个人走的时候是没有路的,更谈不上有交通规则,按照前人走过的路去走,就有了规则,走大路还是抄小路全靠自己的把握。

瑶池仙葩

记者:在您的创作生涯中,很多媒体对您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报道。大家一致认为您德才兼备,并树立很高的威望。您能谈谈作为一个艺术家更应该注重的有哪些方面呢?

王华:“德才兼备”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德”可以理解为如何做人,“才”可以理解为艺术水平,只有具备相当高的艺术水准而又有大爱之心的人才可以称为德才兼备。作为一个普通的书画家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观众的赞许,我感到很荣幸,其实我觉得离书画前辈的期待和大众的期望我还差的很远。
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艺术家,德才兼备的艺术家也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作为艺术家都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首先要练好内功,就是踏踏实实的向古人学习,向前辈学习,向传统学习,不断提高艺术水平,才能不断进步。同时还要不断的向艺术同行学习,开阔眼界博采众长,努力跟随时代的步伐。还是那句话不急不燥,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被市场经济的假象所迷糊,也不能以官衔多大,销售价多少论英雄搞攀比。我们今天的艺术家是赶上了和谐盛世的好时代,抓住机会多创精品,服务社会,才是正路!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过来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红灯高挂客来稀

暂无留言:

留言内容: >>更多留言


本站艺术名家官网优惠抢驻中!

欢迎艺术名家注册艺术家会员,开通自己的官网,上传自己的佳作和内容。
QQ:271692909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诚邀入编

《艺术家网络大辞典》,可以刊登艺术名家生平简介、代表作、目前市场行情、收藏潜力等
QQ:271692909

本站各省市代理商火热加盟中!

要求:人品好,热爱艺术事业,有一定的艺术圈人脉、懂经营管理的创业型人才优先。
QQ:271692909

推荐名家

朱浩云

苏金成

敖日力格

魏谦

吴厚信

夏洪林

宋建文

钟文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招聘服务| 投稿须知|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网站调查| 证书信息查询